让保险成为公众风险管理首选金融工具

时间:2011/11/17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仝春建 姚慧

山东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系列报道之五

  随着转变发展方式的不断深入推进,今年以来,山东保险业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在实现由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的跨越过程中,通过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让商业保险成为社会公众进行风险管理优先选择的金融工具,让保险行业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行业。

  “近年来,山东保险业走出了一条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山东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应该说,山东由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跨越的步伐越来越坚实。”太平洋产险山东分公司总经理武博说。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总经理白彬认为,让保险成为社会公众进行风险管理首选的金融工具,就是要努力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提升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保障能力。

  事实上,近年来,山东保险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狠下工夫,着力拓宽服务领域,一些服务经济、惠及民生的保险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2008年以来,农业保险累计为2722万次农户提供了442亿元的风险保障责任,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从无到有,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企业年金快速健康发展,服务单位和职工分别达153家、12万人。

  2010年,被称为“一天一毛钱,天天保平安”的治安保险保费收入达到4682万元,参保居民达到1061万户,风险保障额达752亿元,全省县区覆盖率超过80%。2008年以来,该业务年均增速达27%。安全生产、校园方、旅行社等责任保险从起步阶段进入加快发展时期,其中,安全生产责任险试点地区由3个地市扩大到全省16个地市,试点行业扩大到危险化学品和矿山等6个行业,参保企业达到4400余家。

  截至2010年底,山东保险业为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11万亿元,积累准备金1970亿元,分别为2007年的1.82倍、1.88倍。在“4·28”铁路事故,烟威地区雪灾,全省旱灾、冻灾等灾害事故面前,山东保险业服务大局,勇担责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据介绍,自从2008年中国人寿集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在服务保障全国“十一运会”、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简称“蓝黄经济区”)、完善医疗养老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近年来,我们启动了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保险服务的‘村村通’工程,以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险和新农合服务、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新途径为重要切入点,大力推动适合农村农民保障需求的个人养老、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子女教育、婚嫁等保险服务。”白彬说。

  据人保寿险山东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孙龙介绍,近年来,该公司利用人保财险的机构网络,加快农村服务网点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人保产寿共建共管的农网已经覆盖全省5000多个行政村,乡镇覆盖率达到了34%,实现保费4.75亿元。人保寿险山东省分公司所辖的一些分支机构,还采取“政府投保、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办了工伤补充医疗、医院手术意外险、计生手术保险等业务。

  正所谓“有为才有位”。据了解,目前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运用保险机制,保险业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金融保险业列为重点支持的服务业之首,2008年以来,有关领导先后20余次对保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常务副省长每年参加全省保险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保险工作汇报,相关省领导亲自协调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等工作。2009年,山东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并组织召开了由县市以上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全省保险工作电视会议。山东省常务副省长在2010年全省保险业情况通报会上强调:“保险业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各市、县政府要很好地研究,仔细研究透了,就会发现保险工作,确确实实对当地经济社会稳定影响很大,对促进地方就业,增加地方收入的影响也很大。”

  今年,山东省政府选择诸城市作为保险综合创新试点县,初步确定了16个试点业务险种和3个试点领域,并将开展情况列入金融创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范围。国家安监总局还专门在诸城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要求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险覆盖率必须达到100%。同时,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并善于运用保险机制促进工作,省金融办等10多个党政部门均制定政策或与山东保监局联合发文,推动政策性农业险、安全生产责任险、治安保险、校方责任险、火灾公众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重点业务领域的发展,较为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

  山东保监局局长任建国认为,一方面,保险业只有努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空间才会更加广阔;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险公司再依靠原来“三高一低”的粗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通过加强创新来寻求突破。所以,在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将大大提升公司的发展潜力。

  “像我们公司的创新项目‘银龄安康工程’,在保监局进行了登记管理和保护,自2008年开办以来,已经在全省16个地市全面展开,累计承保超过466.9万人次,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了可靠保障,到2010年底全省参保率已经达到了20.99%。”白彬说。

  武博则表示,保险公司的业务创新不仅要有点,更要有面,必须围绕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创新。他透露,在总公司的支持下,太平洋产险山东分公司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创新,积极参与蓝黄经济区建设,并提供相应保险配套服务。

  “尽管近年来山东保险业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由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跨越的要求相比,仍然需要狠下工夫。”任建国说,“山东保险业只有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让商业保险成为社会公众进行风险管理优先选择的金融工具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保险行业也才能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行业。”

  他表示,在山东保险业今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继续正确处理好“七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二是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把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落到实处;三是正确处理好推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创新;四是正确处理好市场充分竞争与行业和谐发展的关系,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五是正确处理好优化外部环境与加强行业自身建设的关系,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工夫;六是正确处理好注重行业利益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关系,把维护消费者合法利益放在首位;七是正确处理好讲求经营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