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灾害新特点对风险管理提出新挑战
时间:2011/5/20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仝春建 李画
“如何通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保险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5月19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在上海发布《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1)》时表示,新的灾害风险特点,对包括保险在内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值得认真对待、深入研究。
据介绍,考察近年来全球和中国的灾害风险情况,可以发现三个新特点。一是巨灾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由于不同种类风险之间的链式反应,单纯的自然灾害往往演变为包括自然灾害、人为错误和供应链冲击在内的“复合式巨灾”。二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财富不断增长,人群日益集中,风险敞口迅速扩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对受灾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更加严重。三是分析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相比较而言,在发达国家经济损失的绝对值较大,保险损失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损失占本国经济总量的相对值较大,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较多,保险损失较小。
陈文辉表示,保险业以经营和管理风险为己任,认识风险、把握风险特性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风险管理之道,是保险经营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保险业应该并且能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作用。目前,保险经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薄弱环节,保险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全面、充分发挥,尤其是防灾防损和社会管理功能还有待加强。
据了解,《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1)》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2010年全球巨灾和中国灾害事故及风险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二是对2010年度中国比较突出的灾害风险情况以及风险管理典型事件、典型案例进行了专题研究;三是对社会和业界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
陈文辉表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风险管理报告》每年出版一册,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做这件事情,是希望通过每年编制《中国风险管理报告》,对过去一年的风险发生和风险管理情况有所回顾和总结,对业内外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有所反映。同时,更希望能够以此促进和推动保险行业更加关注风险管理,重视风险管理研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公众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促进保险业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
他强调,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要求,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使得保险业的增长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加强和改善同步进行,让全社会从保险业的发展中受益,保险业这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和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