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之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时间:2022/12/2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朱艳霞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将会导致我国老年抚养比快速提高、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因此,亟须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缓解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压力,进而支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
  
  近年来,延迟退休被多次提及。“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表示,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在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当时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足50岁。2021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8.2岁。
  
  “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挂钩,才能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张盈华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一方面可以健全养老保险体系,增强其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可以让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减少过早退休带来的人力资本损失。
  
  事实上,老龄化少子化是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一大挑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年轻人交钱,老人领退休金。快速老龄化以及一波波退休浪潮,使得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科研部主任顾佳峰认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金的压力。此外,该项政策将有效逆转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改善社会人力资源结构,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潜力,提高全社会的劳动参与率,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不过,延迟退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渐进式地微调,需要一定时间逐步推进。“一些有提前退休需求和意愿的人也应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但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提前退休者养老保险待遇会有所降低,延后退休者养老保险待遇有所提高。”张盈华说。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与2021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相比,本次会议不仅指出人口“少子化”趋势,同时强调生育支持政策要进一步完善。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同时,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
  
  顾佳峰表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有助于增加生育支持资源的投入与供给,推进生育和养育成本社会化,降低家庭生育和养育子女的成本,进一步为家庭赋能,提高家庭生育子女的意愿。这也是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相关文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一年多来,国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各地推出延长生育假、发放育儿津贴、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措施鼓励生育。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三育”成本,是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的关键。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银保监会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期待更多生育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中国人口有望获得长期均衡发展。
  
  积极破解养老难题
  
  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在《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
  
  老龄化少子化加剧,将给养老带来不少难题。顾佳峰表示,老龄化遇上少子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将不可避免。伴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的加剧,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单人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比例不断上升。这种人口结构变化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引起养老观念的变化,不依赖子女的“独立养老”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然而,养老面临不小的开销,及早做好个人养老储备至关重要。
  
  顾佳峰认为,要积极发展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务和医疗服务;要积极推进包括智慧养老在内的新型养老方式的试点和推广,弥合存在于老年人群中的“数字鸿沟”;要不断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丰富多层次养老体系,鼓励更多人参加个人养老金。
  
  张盈华表示,我国正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可持续压力。例如,实施落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丰补歉,确保赡养负担较重地区及时发放养老金。此外,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增加养老资产储备,包括不断扩大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已于11月底正式启动实施。金融机构针对个人养老储备也推出很多产品,例如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目标基金等。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做好养老储备,将来能够从容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