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变额年金近期推出披露一季度保险业运营情况
时间:2011/4/29
来源:《财经》
作者:谢小亮
4月28日,在2011年一季度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及保险监管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蔡基谱表示,变额年金产品试点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推出。
“从产品形态上讲,变额年金可以说是有最低收益保证的投连险。”上述保险公司高管表示。与投连险一样,变额年金有一个投资账户,保险利益与投资账户的单位投资价值相关联。变额年金的最低保证包括四种类型,即最低身故利益保证(GMDB)、最低满期利益保证(GMMB)、最低年金给付保证(GMIB)和最低累计利益保证(GMAB)。
某上述保险公司战略部负责人表示,变额年金产品原定于去年年底前推出,但是由于不好评估风险,所以“文都拟好了,但是没有发出来。”
据悉,保监会去年3月份就已启动变额年金产品研究工作,7月下旬,保监会在山东威海召开变额年金讨论会议,对变额年金试点办法的操作细则深入讨论。
去年底,一些保险公司就已设计成型的变额年金产品,等待《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后报批。据了解,金盛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华泰人寿、光大永明和幸福人寿等公司都对开发变额年金保险有兴趣。
此外,蔡基谱介绍,一季度末,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4家,比2010年底减少2家。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的资产总量由2010年底的3612亿元降至一季度末的393亿元,不达标公司资产总量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也由2010年底的7%降至一季度末的0.7%。
一家中小保险公司副总分析,从不达标公司的资产总量大幅下降看,应该是新华人寿的增资已经获批,新华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提高到100%以上。
当日保监会披露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保监会没有披露哪两家公司偿付能力重新达标,但是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一家公司可能将于29日披露偿付能力达标信息。
此前市场传闻新华人寿已向保监会提交上市申请,对此,蔡基谱明确表示,“尚未接到有关保险公司上市的申请。”
一季度保险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保费数据与去年不可比
据介绍,2011年前3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617.2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3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210.4亿元、186.9亿元、86.9亿元。
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蔡基谱表示,由于2011年起,寿险公司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业务保费口径发生变化,数据与去年同期不具有可比性。相应地,保险业保费数据也与去年同期不具有可比性,只有财产险保费数据与去年可比。
根据2009年12月22日财政部发布的《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保费收入确认和计量引入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可分拆处理。在统计口径上,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要剔除保险合同中的投资性保费,才算做“保费收入”。在实际操作中,保监会通过“规模保费”和“保费收入”两种提法以区分两种不同的统计口径,未经相关会计处理的称为“规模保费”,经过保费收入确认和分拆后的称为“保费收入”。
一家保险公司战略部负责人透露,去年保险公司要上报两种统计口径的保费数据,即“规模保费”和“保费收入”都需上报保监会,但是去年一季度“保费收入”数据多以纸质报送,没有录入系统,造成了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不能与去年同比。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对去年相关数据进行追溯,“工作量太大”。
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降至4家
蔡基谱介绍,一季度末,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4家,比2010年底减少2家。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的资产总量由2010年底的3612亿元降至一季度末的393亿元,不达标公司资产总量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也由2010年底的7%降至一季度末的0.7%。
一家中小保险公司副总分析,从不达标公司的资产总量大幅下降看,应该是新华人寿的增资已经获批,新华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提高到100%以上。
保监会没有披露哪两家公司偿付能力重新达标,但是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一家公司可能将于29日披露偿付能力达标信息。
此前市场传闻新华人寿已向保监会提交上市申请,对此,蔡基谱明确表示,“尚未接到有关保险公司上市的申请。”
变额年金近期推出
蔡基谱透露,变额年金产品试点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推出。
上述保险公司战略部负责人表示,变额年金产品原定于去年年底前推出,但是由于不好评估风险,所以“文都拟好了,但是没有发出来。”
据悉,保监会去年3月份就已启动变额年金产品研究工作,7月下旬,保监会在山东威海召开变额年金讨论会议,对变额年金试点办法的操作细则深入讨论。
去年底,一些保险公司就已设计成型的变额年金产品,等待《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后报批。据了解,金盛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华泰人寿、光大永明和幸福人寿等公司都对开发变额年金保险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