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护航养殖业发展 养殖户吃上了“定心丸”

时间:2022/3/1     来源:新疆银保监局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新疆保险行业不断推进落实养殖业保险业务,着力解决农牧民、养殖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增强了畜牧业、养殖业抗风险能力,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养殖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新疆畜牧业、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保险让养殖户吃上“定心丸”
  
  也尔包力•萨提乎拉是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东南沟村的养殖户。2021年4月,他家养的一头牛病死了,这让他非常心痛。
  
  好在他家的马牛羊都买了养殖业保险,于是他给保险公司打了出险电话,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当天就派工作人员驱车赶往他家查勘,工作人员热情的态度和亲切的安慰让也尔包力放了心。仅仅一周也尔包力就收到保险公司赔付的10000元,这弥补了他很大一部分经济损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9月份,他家又有一头牛病死了,而且还有五只羊被狼咬死了。这次也尔包力有了“主心骨”,他立刻联系了保险公司。当收到中国人保财险的1.4万元理赔款后,他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保险理赔款减轻了我的损失。”也尔包力很有感触地说:“政府对我们农牧民很好,买保险时一只羊我自己只掏4元,政府补贴32元;一头牛我自己只掏30元,政府补贴270元。我家2匹马、20头牛、50只羊都买了保险,这样我们就放心了,不怕它们病死,也不怕它们被野兽咬死。”
  
  如也尔包力所言,尝到了养殖业保险的甜头,农牧民和养殖户增强了发展养殖业的信心。也尔包力身边的村民都为家里的牲畜投保了养殖业保险。随着近年来养殖业保险在新疆各地推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养殖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都开始参加政策性养殖业保险。
  
  来自新疆银保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新疆养殖业保险总保额456.57亿元,同比增长19.48%,位居全国前列;累计承保各类大小牲畜2748.06万头(只),同比增长55.56%;承保各类家禽1497.28万羽。理赔金额合计21.97亿元,同比增长76.43%,较好地补偿了农牧民、养殖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经济损失。
  
  保险行业创新发展养殖业保险
  
  “新疆地域面积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严重阻碍了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牧民和养殖户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总经理昝启昌介绍说:“养殖业保险就是以各种处于养殖过程中的动物为保险标的、对养殖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某些危险进行承保的保险。作为对风险损失进行事后补偿的有效手段,养殖业保险在抵御自然灾害、及时恢复生产、挽回经济损失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依据保障范围养殖业保险分为:大牲畜保险、小牲畜保险、家禽保险、水产保险和特种养殖保险。依据保费来源养殖业保险分为:有财政补贴的政策性保险和养殖户、农牧区完全自费的商业性保险两种。
  
  新疆银保监局财险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新疆养殖业保险工作紧紧锚定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积极贯彻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要求,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中央财政对奶牛、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三个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品种给予保费补贴。为用足用好中央政策,吸引广大农牧民、养殖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踊跃投保,提升政策性养殖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能力,新疆保险行业在2021年推出了系列惠民举措。
  
  新疆银保监局财险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新疆保险行业协会对奶牛、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三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制订发布了示范条款,统一了畜龄、体重和疾病观察期时长等投保条件;将保险责任中逐一列举的各种疾病概括为“疾病”“疫病”两类;进一步明确了奶牛保险责任范围,并统一了各保险公司承保和理赔标准,按照“能赔尽赔”原则,最大限度让利于投保的农牧民、养殖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
  
  通过惠民措施的施行,2021年,全疆奶牛、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的投保数量同比增长7.65%、16.8%和43.83%,理赔金额同比增长53.51%、43.49%和64.73%。
  
  据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在做好中央财政补贴型保险业务的同时,新疆保险行业根据各地(州、市、兵团师市)政府关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安排,在当地财政支持下积极推进地方优势特色畜禽保险发展。
  
  据中国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中华联合财险新疆分公司、太平洋财险新疆分公司等保险机构反馈,从2019年起,保险机构就在和田地区持续开展兔、鸡、鸭、鹅和鸽的保险业务;2021年保险机构在哈密市将肉用羊、肉用良种公牛、肉用育肥牛、骆驼、驴等畜种纳入承保范围;此外,南疆保险机构持续扩大当地兵团师市肉用羊保险“奖补试点”覆盖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我们公司结合动物疫病防控,探索推广养殖业保险新产品。”据中国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农村保险处处长杨军介绍,该公司以奶牛、生猪、家禽、肉牛和肉羊等主导产业为重点,推进养殖收益险、价格指数险、保险+期货、全产业链组合险等创新产品试点。探索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提高养殖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中华联合财险新疆分公司为满足养殖业风险保障需求,积极运用保险工具,在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推出奶牛、能繁母猪商业性补充养殖保险、商业性牛犊保险等,通过叠加商业险,增强了风险保障力度,提高了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满足了养殖户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根据财政厅和银保监局相关文件要求,该公司积极落实南疆四地州市(包括驻地团场)养殖业保险减费让利政策,奶牛保险费率由6%-8%降至4.5%、能繁母猪保险费率由6%降至4.8%、育肥猪保险费率由5%降至3.8%。
  
  据新疆银保监局统计,2021年,全疆除奶牛以外的大牲畜投保数量达到27.46万头(只),同比增长8.67%;羊投保数量达到245.96万只,同比增长93.11%。
  
  破解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新疆养殖业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
  
  比如地方优势特色畜禽保险发展相对滞后,与各地州市(兵团师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匹配;政策性养殖业保险范围小,肉牛、肉羊等无补贴政策,投保率不足,保障范围小;病死畜禽保险理赔和无害化处理衔接不顺畅;投保牲畜耳标编码规则还未实现行业统一,容易造成重复承保等问题。
  
  新疆银保监局财险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新疆银保监局将加大监管引导力度,加强与财政、畜牧等政府部门工作协同,推动保险机构巩固提升中央财政补贴型业务发展成果,加快地方优势特色畜禽保险发展步伐,积极探索“保价格”“保收入”等创新模式,并积极推广应用电子耳标、牲畜花纹或面部识别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承保和理赔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保险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产生风险自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