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等问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都市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癌症的高发也让人们越来越恐惧。业内人士透露,一般保险公司的癌症理赔在重疾理赔中的占比超过一半,癌症的高发促使商业保险公司将健康险产品进一步细分,推出了专门用于癌症保障的防癌险。那么,防癌险有必要买吗?究竟值不值?
防癌险和重疾险“各有千秋”
近日,泰康人寿推出一款网络直销的防癌险——“e康终身防癌险”,该产品突破了线下的投保流程,节约了投保时间及成本。同时,“e康终身防癌险”相对于普通防癌险,在投保年龄和保障期限上打破界限,其投保年龄跨越0岁(出生满30天)-60周岁,不仅解决了高龄人群投保难的问题,更避免了年龄越大,患癌风险越高的担忧,有效转移了人生各阶段的癌症风险。
癌症作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近年呈现出年轻化、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趋势。保险公司找准了契合点,频频推出“防癌险”产品。目前,防癌险产品主要来自中国人寿、中德安联、友邦保险、国泰人寿、中英人寿、中美大都会人寿、信诚人寿和天安保险等几家公司。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涵盖癌症保障的保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重大疾病保险,包含一定癌症保障的内容;一类就是“防癌险”,专门针对癌症设计的产品。
“在防癌保险出现之前,消费者大多通过购买重疾险来满足健康保障需求。但其保障范围有限,保险金一次性支付,且通常不与治疗挂钩,使得专业防癌保险的特点和优势得以显现。”保险专家周万清介绍说。
上述专家指出,防癌险和普通重大疾病保险相比,具有两大特色:首先,防癌险相对于同类型的重疾险费率上更便宜。因为防癌险的保障范围只针对癌症,比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要少很多。对于保费预算较低,又想对癌症有所保障的人群较为适合。举个例子来看,投保人李先生30岁,如选择缴费20年、保额为30万元的重疾险,平均年缴费8000元;而如果投保专门的防癌险,年均缴费则只需要4000元。
其次,防癌险作为专门针对肿瘤疾病的保险,不少产品在提供各类恶性肿瘤保障的基础上,还提供原位癌保障,这一点也弥补了多数传统重大疾病保险无法保障原位癌的不足。
另外,记者了解到,有些针对女性特有重大疾病设计的产品其中也包含癌症保障。比如,日前长城人寿推出的一款“爱相宜女性特定疾病保险”,其保障责任涵盖女性特定器官原位癌、女性特定器官癌症、乳腺癌等责任,可以作为女性朋友重疾险之外的补充选择。
如何挑选防癌险产品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披露,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据相关调查,癌症的平均治疗费用起码要15万元,如果采用疗效更好的进口药品,花费则远高于此。
那么,针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防癌险产品,市民该如何选择呢?
理财专家提醒,首先要考虑保障范围和期限。比如看原位癌之类的轻度癌病是否在其保障范围内,保障期限是否足够覆盖癌症高发期。以泰康人寿推出的此款“泰康e康终身防癌险”为例,此款防癌险即使客户一生无疾安然离世或因罹患癌症以外的其他大病、意外伤害等身故,都可获得泰康给付的身故保险金,数额相当于累计所缴的全部保费的102%,可为家人留下一笔资金。以30岁的张女士为例,选择10万元保额的防癌险,分20年缴费,仅需1750元/年。
其次,看产品属性是否符合客户自身需求。据悉,目前防癌险的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消费型和储蓄型。纯消费型的保费较低,但没有返还;储蓄型的保费较高,若保险期间未发生疾病,则可以全部返还或是按比例返还。
理财师建议,消费者应从自身、经济状况,来考虑选择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防癌险。若经济不是十分宽松,又想考虑购买储蓄型的防癌险,可以考虑调低保额,几年后再补份保单。
投保防癌险值不值
保险专家认为,如果市民只投保一份防癌险,年缴保费就需4000元,而且保障范围窄,获得的保障不高,因此不太值。因重疾险与防癌险各有利弊,建议市民可取长补短,将两种产品相结合购买,如可投保20万元重疾险+10万元防癌险,这样保障面广了,额度充足,费用支出也可控制。
据了解,目前重大疾病险多为一次性赔付,即一旦确诊为重大疾病保险定义中的“恶性肿瘤”,则给付一定的保险金额。而专门的防癌险将癌症治疗过程分解,将各阶段的主要费用分解开来,按照实际需求,多次给付,如有些公司实施给付10%或20%的赔付金用于治疗等。